活动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 活动
鸦博研学 | 2021年“重走古战场——寻迹英雄” 研学结营回顾
日期:2021-10-19 来源:鸦片战争博物馆
慎终如始,不忘初心。
尽管受到疫情波动和高三学期同学们学业紧张的双重影响,负责馆校“重走古战场——寻迹英雄”研学项目的师生还是想方设法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研学结营成果展示汇报的准备工作。
2021年9月9日19点到21点30分,我馆与虎门中学合作开展的“重走古战场——寻迹英雄”研学活动结营成果汇报在虎门中学电教室举行,近8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由虎门中学团支部书记曾洪权老师主持,12个研学小组发言人分别针对自己研究的小课题做了研学成果汇报。我馆宣教部邢秀华副主任、虎门中学司徒主任、历史教师丁家友老师等分别对研学成果汇报做了点评和总结。之后,向同学颁发了“重走古战场——寻迹英雄”研学证书和研学手册。
同学们在研学成果展示时表示:
通过这次精心策划准备的系列研学活动,我们走出了教室,来到了销烟池畔、古炮台旁,看到了林公则徐塑像,阅读了节马亭里的虎门义学碑文,触摸到这斑驳的铁炮,聆听到了珠江口的汽笛长鸣。
我们初步习得了搜索历史资料的渠道和方法,在团队合作中感受到分工协作的重要性,更加深入地学习了发生在虎门的这段历史。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思考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思考作为一名高中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研学经历鼓舞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未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观看研学总结小视频

虎门中学团支部书记曾洪权主持研学成果汇报活动








同学们进行研学成果汇报

大家认真倾听研学成果汇报

我馆宣教部邢秀华副主任做研学成果汇报点评和总结

虎门中学历史教师丁家友做研学总结

虎门中学司徒主任做研学总结

为同学们颁发研学证书和研学手册

“重走古战场——寻迹英雄”研学结营师生合影
鸦片战争博物馆研学项目顾问张建雄馆长:
“馆校共建”是学校与博物馆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新体现。未来鸦片战争博物馆计划积极与学校共同探讨,由双方针对各自的优势进行整合,使博物馆能够根据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从而真正达到以师生需求为导向的博物馆教育资源配送。
研学项目指导唐立鹏副馆长:
博物馆和学校拥有着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都肩负着传递知识、启迪心智的重要使命。“重走古战场——寻迹英雄”研学实践活动是我馆探讨“馆校合作”的一种新模式。希望通过这项活动,可以取得丰硕的研学成果。
虎门中学团支部书记曾洪权老师:
研学实践活动一方面是国家课程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需要。“重走古战场——寻迹英雄”研学活动对于虎门中学的学生们来说是一次非常珍贵而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我校的一次“试验”,这次参与研学的60名学生,是优秀学生和干部骨干,期待这样的活动将在全校推广。
虎门中学历史老师丁家友:
馆校合作开展研学活动是顺应这次学习变革的潮流。我们第一次与博物馆开展如此深入的合作,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但每一次交流分享,都会让我们不断地去改进、去完善,我们希望今年做、明年做,往后一年比一年做得更好。
虎门中学司徒主任:
非常感谢博物馆和学校的老师对这次研学活动所做出的努力和支持,团队合作完成研学小课题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团队精神、担当、负责任的态度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这也体现出研学过程中研中学、学中研、研中思、思中行的主旨。
鸦片战争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基地。2021年,依据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施方案》,结合鸦片战争博物馆资源特色,以高中师生校外教育需求为导向,馆校共同策划出“重走古战场——寻迹英雄”研学项目。未来,馆校双向将会在研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持续改善、深入挖掘研学活动内容,创新研学活动方式方法,优化研学活动流程,重视研学活动效果评估,更好地整合馆校资源,打造有品质的研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