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活动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活动
  • 关注鸦博微信

活动回顾 | 快乐迎端午,活动进校园

日期:2022-06-06 来源:鸦片战争博物馆

巧手迎端午,浓情满校园。在端午佳节前夕,鸦片战争博物馆开展“我们的节日——探索工坊端午活动进校园系列活动”,活动小分队多路出发,分别走进虎门太平小学、虎门新湾小学、虎门怀德小学、虎门龙眼小学,为师生们带来了“我的龙舟我做主——手工制作纸龙舟”、“端午节香囊——DIY不织布之粽子香囊”、“端午赛龙舟——纸杯龙舟DIY”、“端午节龙舟——不织布贴画”等4场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增进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了解。

 活动回顾一:“我的龙舟我做主——手工制作纸龙舟”活动走进虎门太平小学

2022年5月31日,在六一儿童节和端午节来临之际,鸦片战争博物馆发挥在宣传教育活动中的资源优势,率先在虎门太平小学开展了一场生动的“我的龙舟我做主” 手工课程,与小朋友们喜迎儿童节和端午节。

图片

我馆讲解员郑嘉晞在讲述端午节的由来

首先,讲解员老师通过介绍端午节的相关习俗,让同学们对端午节有个大概的了解,接着介绍端午节的赛龙舟习俗。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代,传说与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有关。赛龙舟先后传入日本、越南及英国等地,还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赛龙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南方地区普遍存在。

图片

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有关于端午节习俗的问题

图片

同学们认真听讲

介绍完小知识后,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手工环节,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拼装属于自己的龙舟。

 

小男生的动手能力棒棒的

图片

小女生在寻求讲解员老师的帮助

时间飞逝,经过半个小时的努力,小朋友的龙舟已经诞生了!

图片

“老师,你看我手上的龙舟”

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把亲手制作的龙舟首尾相连,组成了一艘长长的龙舟队,并开心合影留念。

老师和家长们都纷纷称赞这是一场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充分肯定了博物馆的教育作用。小朋友们也非常喜爱此次的活动,纷纷表示希望以后继续能参加类似的活动。

图片

大合照!

 活动回顾二:“端午节香囊——DIY不织布之粽子香囊”活动走进虎门新湾小学

6月2日,上午,我馆讲解员谭治平来到虎门镇新湾小学开展端午节香囊——DIY粽子香囊体验活动,新湾小学三年级40余名同学参与了此次互动体验活动。

我馆讲解员谭治平老师给同学们介绍端午节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了解到端午节的来历、虎门林旁粽以及被列入东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林旁粽制作技艺”。

 

 

同学们认真制作属于自己的粽子香囊

图片

萌萌的粽子香囊做好了,我们来看看成品吧!

图片

粽子香囊完成了,同学们带上自己的粽子香囊合影留念

 

活动回顾三:“端午赛龙舟——纸杯龙舟DIY”活动走进虎门怀德小学

6月2日下午,我馆讲解员蒋丽丽来到虎门怀德小学,开展以“端午赛龙舟——纸杯龙舟DIY”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学生们在快乐的学习中,聆听讲解员的介绍,感受到传统文化节日的魅力。

图片

课堂上蒋老师以馆藏文物精品通草画为依托,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通草画中节日民俗题材为基础,介绍清代广府地区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活动,帮助大家了解传统龙舟赛事的精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图片

快乐聆听,快乐学习!

课程结束后进入手工环节,蒋老师带领学生们利用废弃的纸杯、牙签和卡纸等材料制作一只独一无二的“龙舟”,引导学生拥有创新思维,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图片

废弃纸杯和牙签作为材料

学生们的奇思妙想,脑洞大开,经过1小时手工制作,一只只五彩斑斓的“龙舟”诞生了,就像一条条插上翅膀的飞龙为争夺彩珠而倒海翻江。

图片

蒋老师讲解制作方法,学生边看边学

图片

蒋老师的作品示范

图片

学生们的作品

图片

全体合照留影!

本次活动弘扬了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劳动的快乐。

 

 活动回顾四:“端午节龙舟——不织布贴画”活动走进虎门龙眼小学

6月2日下午,我馆讲解员谭治平到虎门镇龙眼小学开展端午节——不织布龙舟贴画体验活动,龙眼小学三年级40余名同学参与了活动。

图片

我馆讲解员谭治平老师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讲述了屈原的故事,并带领大家一起制作龙舟布贴画。

图片图片

听完老师的介绍,同学们开始动手制作龙舟布贴画

 

同学们聚集会神地制作布贴画

图片

我们的大合照!

 

活动列表